一、操作規范
1.控制冷卻速度:
冷卻劑的溫度應比試樣的預期凝點低7~8℃。冷卻速度過快或過慢都可能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如果冷卻劑溫度過低,冷卻速度太快,而有些油品的凝點偏低,當冷卻速度快時,隨著油品黏度的增大,晶體增長很慢,在晶體尚未形成堅固的石蠟“結晶網絡”前溫度就降低很多,使測定結果偏低。
冷卻速度越快,石蠟結晶越不全,形成的晶型結構越簡單,測定的冷濾點越低;而冷卻速度過慢,則會使石蠟結晶更完善,形成網狀骨架結構,將液態油包裹其中,導致冷濾點升高。
2.確保樣品純凈:
在進行測定前,必須除去油品中的水分和雜質。
水分在0℃時開始結晶,會使測定結果偏高;雜質將阻礙油品中的蠟形成結晶網,會使測定結果偏低。
3.正確安裝和使用溫度計:
溫度計必須固定好,以免因其活動而破壞結晶網的正常形成,造成測定結果偏低。
若用玻璃管溫度計檢測各冷槽的實際溫度與溫控儀的顯示值不一致時,則需作修正。
4.設定準確的試驗參數:
根據實驗要求,設定準確的試驗溫度和時間。
嚴格按照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避免誤操作導致測量誤差。

二、儀器維護
1.定期檢查溫度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是測定冷濾點的關鍵部件之一,其精度直接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定期檢查溫度傳感器的精度和性能,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
2.保持過濾器清潔:
過濾器的性能和狀態對冷濾點的測定至關重要。
定期清潔過濾器,防止堵塞和污染影響測量結果。
3.校準儀器:
定期對凝點冷濾點測定儀進行校準,確保儀器的測量精度符合標準要求。
校準過程中,應使用標準樣品進行比對和驗證。
4.保持儀器清潔:
經常檢查儀器外觀并及時清除表面的灰塵、臟污、油脂、霉斑等。
避免將儀器放在過分潮濕、高溫或陽光直曬的地方,以及接觸腐蝕性物體。
三、人員培訓
1.加強操作人員培訓:
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其熟悉儀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和責任意識,確保正確、規范地使用儀器。
2.建立操作規程:
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明確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和應急處理措施。
督促操作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通過規范操作、儀器維護以及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凝點冷濾點測定儀的測量精度。